- 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召开(12-16)
- 12 月 13 日 ,我县召开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凌晨出席会
“交房啦!交房啦!”随着交房公告的正式发布,连日来,和县老石油公司征迁区域的拆迁户们喜不自胜,个个奔走相告,争相赶往由房管局牵头负责的老石油公司区域房屋征收项目办公室办理交房手续。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交付的“安置房”并非一般的“安置房”,而是由润和国际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货真价实的“商品房”,一下子满足了108户拆迁户回迁安置需求。这是和县创新征迁安置举措,让梦想照进现实的一个实例。
据了解,此次交付的商品房总套数有141套,总面积达14500平方米,覆盖了润和国际高档小区2号、4号、5号、6号、7号、10号共6栋楼盘,无论是建设标准,还是物业管理,均达到了二级水平,且全部满足入住条件。此次交房期限自2016年12月5日起至12月31日止,拆迁户过渡安置期间的房租费结算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
“实物安置”一直是和县征迁安置的主要方式,可由于受土地、规划、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近年来的安置房建设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征迁安置的实际需求,巨量的房源缺口造成了严重的“人等房”现象,一些征迁区域的拆迁户在房屋被征收五六年后仍无法回迁安置,征迁安置工作面临着超期过渡、延期安置的严峻形势。
为了打破征迁安置工作困局,推动“人等房”向“房等人”转型,在老石油公司征迁项目启动后不久,和县未雨绸缪,本着“市场主导、需求第一、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土地挂牌出让协议中明确由润和国际房地产开发企业代为建设一定面积的安置房,建设成本从土地出让经费中扣除。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安置房建设的土地供给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
安置房是地方政府对房屋被征收户采取“实物安置”方式的特殊产物。相比与商品房而言,安置房在建筑结构、户型设计、施工质量以及市政配套、绿化景观、物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往往与群众的安居需求不匹配,被一些人认为是“低档次”。
“借助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力量来建设安置房,促进了安置房与商品房建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有力保障了拆迁户尽早入住新居的迫切需求,有效避免了安置不及时而翻倍支付房租费的现象。”对此,老石油公司征迁区域房屋征收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算了一笔“经济账”: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此次交房比原计划提前了将近3个月,仅安置过渡期间的房租费一项就可以减少47万元的财政支出。另外,因超面积安置,有不少拆迁户自愿补交差价款,还能够额外增加640万元的财政收入。
征迁有偿,利民为本。润和国际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的商品房,令拆迁户们津津乐道。今年68岁的拆迁户张大爷格外激动:“想不到,我如今赶上了征迁好政策,住了大半辈子的3间破旧瓦房竟能换来这么一套高档的商品房,真是老来得福,做人就要知足常乐嘛!”
据老石油公司征迁区域房屋征收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用于老石油公司征迁区域回迁安置的润和国际商品房可以办理房产证,这将给拆迁户带来最直接的便利。”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hexianrc.com/article/articledetail-204.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为“梦想照进现实”助一臂之力——和县征迁安置工作“借力而行”资讯信息来自和县人才网(和县地区最大的和县人才网,和县人才网)